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
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基金会
本次线上研讨会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简称贸易法委员会)的法律官员Luca Castellani先生主讲,并由AAIL副秘书长黎逸轩先生主持。研讨会吸引了来自30个司法管辖区的120余位人士报名参与,反映出全球从纸质贸易向数字生态转型的迫切需求。讨论聚焦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可转让记录示范法》(「MLETR」)在弥合法律与技术鸿沟、推动安全且可互操作的数字贸易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MLETR:弥合法律与技术鸿沟
MLETR于2017年通过,这一法律框架为电子可转让记录(如提单、本票、仓单等)赋予与纸质文件同等的法律地位。其三大核心原则包括:(1)控制权:以数字化专属控制权取代传统实物占有,确保仅授权方管理相关记录;(2)单一性:每份记录与特定义务为唯一对应关系,防止重复使用或欺诈;以及(3)完整性:要求记录从签发到转让全过程的具备防篡改特性。该法律采用技术中立设计,兼容区块链、物联网及智能合约等新兴技术,同时促进跨系统互操作性,避免技术锁定形成数据孤岛。
全球采纳进展与挑战
Castellani先生指出,新加坡、英国、巴林等司法管辖区已全面采纳MLETR。法国通过立法对接欧盟可信服务法规,美国与德国则采用兼容框架。而中国与日本主要聚焦于提单数字化。尽管进展显著,挑战依然存在。金融机构相较于物流业更为审慎,对数字化持保留态度;私营领域通过国际商会的数字化标准倡议及保赔协会等机构的可靠性评估等举措,推动制定技术标准,以增强对电子可转让记录体系的信任。然而,碎片化采纳可能加剧数字鸿沟,因此需通过自由贸易协定与跨境合作加强协调。
香港的立法路径
香港现行《电子交易条例》(第553章),于2000年颁布,排除流通票据的电子化,形成法律空白,而MLETR正可填补这一空缺。改革建议包括:修订该条例以取消流通票据豁免条款,并将MLETR作为独立章节纳入其中;更新《提单及相类装运单据条例》(第440章),授权监管机构批准电子交易。Castellani先生强调,香港在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法律方面拥有坚实基础,MLETR落地阻力较小。特区政府2024年财政预算案也释放改革信号,与业界目标(如航运界承诺2030年全面实现电子化提单)相契合。
采纳MLETR的实际效益
研讨会着重分析MLETR的巨大潜力:
• 降低欺诈风险:通过电子可转让记录持有者实时验证及物联网货物追踪,减少误交付与单据伪造;
• 提升效率:自动化流程减少人为错误,加速贸易融资(尤其惠及中小企业);
• 增强供应链韧性:统一数据流提升透明度,支持基于实时物联网数据的敏捷响应(如航线调整);
• 合规支持:电子可转让记录可直接嵌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碳足迹追踪等可审计数据,满足新兴监管要求;
• 跨境互认:规则统一可简化跨国交易,巩固全球贸易网络韧性。
本次研讨会突显MLETR作为全球贸易现代化基石的深远意义。通过消除法律模糊性并促进互操作性,MLETR衔接实体与数字贸易流,推动端到端数字化。对香港而言,采纳MLETR可巩固其物流与金融枢纽地位,并为区域树立标杆。随着全球采纳提速与技术演进,MLETR将释放前所未有的效率、透明度与韧性,引领国际贸易迈向全面数字化未来。
Mr Luca Castell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