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
中国国际法学会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第三届发展中国家与国际法论坛

2025年6月26日

6月26日,第三届发展中国家与国际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国际法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贡献」。论坛由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中国国际法学会、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在联合国宪章日联合主办。

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联席主席郑若骅资深大律师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主管法律事务副秘书长、联合国法律顾问埃莉诺•哈马舍尔德,亚非法协秘书长卡玛琳•皮尼普瓦多博士,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教授致辞。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马新民大使以《联合国宪章》和战后国际秩序:确立、发展和转型作主旨发言,非盟法律顾问Hajer Gueldich围绕「非洲对国际发的贡献和变化中的角色」作专题发言。

郑若骅资深大律师在欢迎辞中强调,一些国家,或公然无视国际法,或奉行单边主义,或在《联合国宪章》第33条呼吁和平解决争端的情况下仍诉诸武力冲突。当前国际法律秩序正处于紧要关头。同时,全球南方国家为国际标准制定和机制性努力注入活力,稳步而坚定地努力恢复更加公平的世界秩序。全球南方国家的努力和贡献不容低估。

华春莹在致辞中表示,80年来,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多边主义为基石的国际体系,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愿同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努力,共同维护联合国和国际法权威,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坚定捍卫主权平等原则,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权凌驾于国际法之上,试图歪曲掏空联大第2758号决议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犯,也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衅。要坚持和平解决争端,欢迎更多国家积极加入国际调解院。要促进可持续、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联合国副秘书长哈马舍尔德视频致辞表示,发展中国家是促进国际法发展的中坚力量。近期中国会同一些国家筹建国际调解院,这是发展中国家引领的制度创新。联合国将继续致力于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推动构建更包容、创新、具有代表性的全球治理体系。

来自联合国、非盟、亚非法协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印度、塞拉利昂、阿尔及利亚等国知名国际法专家,部分国家驻华使节,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实务部门代表约300人与会。

本届论坛同时作为第八届「中国一亚非法协国际法交流与研究项目」国际法培训班和第四期「一带一路」法制合作研修项目的部分内容。

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将于7月4日在香港举办的2025国际法论坛「联合国80周年:融合创新与治理」将前瞻法律科技、人工智能与国际秩序的未来,也将作为第八届「中国—亚非法协国际法交流与研究项目」的国际法培训班香港活动的一部分。